查看原文
其他

​守护雪豹的高原铲屎官:雪崩只是巡护日常

腾讯公益 腾讯技术公益
2024-09-14

©️WWF

雪崩发生的瞬间,施小刚心想:“完了。”为了布设监测雪豹的红外相机,巡护员们爬上了卧龙钱梁的“死亡之口”——神鹰崖垭口。施小刚看着雪浪在眼前滑过,他转身向一块石头扑倒,鼻子在猛烈撞击下受了伤。如今说起这段经历,施小刚显得很平静。这甚至不是他几十年保护生涯中最惊险的一段,这不过,是“巡护的日常”。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在中国,雪豹正面临生存危机,但由于调查数据不足,要制定保护策略尤其艰难。为了尽可能多地完成雪豹调查,像施小刚这样的保护区工作人员需要在危险重重的野外布设红外相机,日复一日地巡护雪豹栖息地。他们也被网友戏称为“高原铲屎官”。正是这些铲屎官们点点滴滴的付出,让人看到了中国成功保护雪豹的希望。


点击视频,看雪豹和它的小伙伴们




   危险重重的野外:

有人坠马,有人掉进冬天的河


野外工作的危险,乌力吉最有体会。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分局,乌力吉是盐池湾保护站的站长。2013年,他们开始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规范地监测雪豹。

©️乌力吉/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酒泉分局
由于盐池湾的无人区面积辽阔,为了提高巡护效率,队员们大都骑马出行。即便是乌力吉这样马背上长大的蒙古族人都有可能偶尔坠马,小伤小碰,对于来自科研机构的学者们来说,骑马绝对是头号挑战。
乌力吉还记得,几年前,一位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骑马经过一片干涸的河谷,就因为马意外踩空、前蹄下跪,将他从马头上整个摔下来。
所幸,这位博士的脚很快脱离了马磴子,而且因为背上的背包比较柔软,保护了他没受重伤。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分局工作的马堆芳也遇到过类似的危险。
保护区面积广阔,巡护员们夜里常常无处投宿,只能尽量把一次出野外的时间控制在一天以内。有一次正好是冬天,下午4、5点天就要黑了,队员们心里着急,想尽快回到车上,便选择了一条需要过河的近路。

©️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分局
尽管当时的河流还没有完全冰封,但靠近岸边的部分似乎已冻得比较结实。马堆芳和队员们于是冒险蹚水往对岸走。
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马堆芳一脚踏进一块尚未冻实的冰面,拖着另外一位队员一起掉进了湍急的河水里。他们顺着河水飘了十几米,眼看着马上要滑进一个2米高的小水潭,幸亏被及时救起,才没有受重伤。从水里出来只过了4、5分钟,队员们全身的衣服就被冻硬了。
自那以后,马堆芳就立了规矩:每次出野外,必须要选定一个野外经验最丰富的“安全员”,由他全权负责选择路线,其他人不得有异议。




雪豹调查的成效背后

是他们经历雪崩的“日常”


2017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开始全面启动雪豹的监测与调查。
那年6月,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带领团队到正河钱梁为雪豹布设红外线相机,途中,他们需要翻越海拔5500米的“死亡之口”——神鹰崖垭口。
这是钱梁最凶险的地段之一。即便是6月,积雪也深达两米。在能见度不到5米的浓雾中,15人的小队牵成一条线,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踩着前一个人的脚印往上爬。

©️施小刚/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施小刚排在倒数第二个。走了一段,前面的队伍越来越模糊,他开始有点慌,但又不敢张嘴叫喊,怕引来雪崩。正在犹豫的当口,前方队员传来焦急的呼唤,“后面的人呢?听得到不!跟上了没有?”
叫声回荡在山棱上,没一会儿,头顶上就传来沉闷的轰隆声。“遭了!雪崩了!”暴风雪里众人迅速后退,施小刚看着雪浪几乎在自己眼前滑过,他转身向一块石头扑倒,鼻子在猛烈撞击下受了伤。
过了好一会儿,风雪才渐渐平复。施小刚从地上爬起来,立刻开始清点人数。全队15人,一个没少。他松了一大口气。稍做休息调整后,施小刚又带着队伍继续往上爬。
现在说起这段经历,施小刚很平静。这甚至不是他几十年保护生涯里最惊险的一段。这不过,是“巡护的日常”。

©️施小刚/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3、4年过去,卧龙的雪豹调查已经颇有成效。保护区内发现的雪豹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面积达438平方公里,3个重要观测点已建成,总共拍到了500多次雪豹的图像。
基于目前的数据分析,施小刚判断在卧龙保护区钱梁山观测点,海拔4000米至5700米的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雪豹的数量超过9只。这说明卧龙保护区或是中国西南山地野外雪豹种群数密度分布最高的地方,而卧龙也因此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距离千万级人口大都市最近的雪豹出没地。

               我要捐款               

点击“我要捐款”,支持保护工作者完成雪豹调查



调查数据不足

雪豹仍面临生存威胁


尽管“高原铲屎官”们都在辛苦付出,但在中国,对雪豹的调查还远远不够。
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60%的雪豹种群和栖息地分布于此,但调查过的地方尚不足栖息地的2%。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无法了解雪豹的生存情况、什么对他们造成了威胁,更无从制定保护策略。
©️WWF
针对雪豹保护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也不足。盐池湾保护站的乌力吉站长说,保护站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板房,冬冷夏热,驻点的巡护员很难熬得住。
施小刚也曾以红外线相机举例,可能放出去20台,只能收回来12台。损失的那些不是被水淹了,就是被好奇的动物破坏掉,也有被非法进入保护区的人偷走的。在野外进行雪豹调查,不仅难度高,设备损耗率也极大。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马堆芳则希望能得到技术的支持。虽然这几年祁连山的雪豹监测做得风风火火,但队员们拿回来的数据依然还只是数据,没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哪些地方的雪豹密度大?哪些景观的雪豹最多?这些问题无法回答,就无法对保护管理工作做出指导。
©️WWF
中国的雪豹保护已不能再等。和大部分珍稀动物一样,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破碎化、气候变化等问题,正让雪豹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而由于雪豹是高山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保护了雪豹和其所在的栖息地,就同时保护了与它们共享同一生态系统的其他动植物。除此之外,它们的栖息地还是多条世界重要河流的源头,如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守住了这些栖息地,受益者不只是上游的野生动物,还有下游的数十亿人口。
为了支持雪豹保护工作,一个地球发起了“守护雪山精灵雪豹”项目,不仅开展雪豹栖息地与种群密度调查和监测巡护,为雪豹调查和巡护队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还开展与雪豹保护有关的公众宣传和自然教育活动。
“我们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到雪豹的情况,支持这个物种的保护。”一个地球的雪豹守护者何兵说。

               我要捐款               

点击“我要捐款”,支持雪豹保护工作



小程序知识图谱

助力雪豹保护


要让大众关注雪豹并不容易。
传统的动保宣传往往是传播专业的科普文章,普通民众理解困难。为了提升大众对雪豹保护的关注度,腾讯联合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打造了“神奇雪豹在哪里”小程序,用科技力量助力雪豹保护行动。

小程序利用腾讯云小微AI知识图谱技术,根据雪豹动保专家经验,梳理雪豹动保的知识结构及体系,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这种“雪地精灵”的知识全貌。

只要你点击雪豹图片上不同的身体部位,就能获得相应的雪豹知识。小程序内还包含“同域物种生物链图谱”,方便用户查看与雪豹相关的生物链上每一个物种的简介、成长、食物和生存环境。

此外,你可以在小程序内体验四川卧龙国家级自按保护区的雪豹“巡护员”工作。未来,还可以体验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其他保护区的工作。

“神秘雪豹在哪里”,希望用户们了解到雪豹的自然保护工作,体验到巡视员的辛苦与乐趣,以唤起更多雪豹及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也许你不能像我们这样直接从事这份工作,也许你会发现保护的效果要很久才能看到。”一个地球的何兵说,“但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种一棵树。当树苗刚刚被种下去的时候,会长得很慢很慢,因为它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扎紧自己的根系。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把雪豹保护的根系深稳而长远地扎入中国。我们期待它能不断吸收更多的养分,发展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参与,然后在不远的未来,迈入枝繁叶茂的蓬勃生长。”

               我要捐款               

点击“我要捐款”,一起守护雪山精灵


守护雪豹,一起抵制贩卖野生动植物及制品

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等不法行径,也是雪豹等濒危动物面临的一大生存威胁:非法交易者和偷猎者侵占野生动物栖息地、从生态系统中非法盗取资源,这些犯罪分子严重削弱了环境生物多样性,导致地球生态失去平衡。

腾讯企鹅爱地球提供举报“贩卖野生动植物及制品”平台,通过举报处置,制止和威慑线上和线下的犯罪分子,对地球和我们自己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腾讯技术公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